2007年,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处于独立学院发展阶段,尚未完成转设。根据教育部2003年批准,学院由东北大学与东软集团合作组建,办学层次为本科。此时,中国高等教育正推进独立学院规范管理,教育部2006年出台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26号令)提出“独立学院视需要和条件按普通高等学校设置程序可以逐步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但2007年未明确具体转设要求。同年,东北地区5所独立学院申报转设为民办普通高校,但未提及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是否参与。
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严格遵循教育部《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暂行规定》,2007届毕业生学历信息通过学信网进行电子注册。为确保证书真实性,学院实施多项防伪措施:
物理防伪:证书采用专用安全纸,内含金属线与隐形纤维,触摸有明显凹凸感,并印有防伪水印。
电子防伪:建立电子数据库,记录毕业生个人信息、学业成绩等,与毕业证书唯一编码绑定,支持在线查询验证。
证书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专业、层次、学制、毕业时间、照片(骑缝加盖学校钢印)、学校名称及印章、校长签名、发证日期及证书编号。时任院长为张应辉,其签名章与学校公章共同构成证书的法律效力标识。
2007年7月10日,学院在成都校区国际报告厅举行毕业典礼,具体流程包括:
升旗仪式:全体师生齐唱国歌,拉开典礼序幕。
领导致辞:院长张应辉勉励毕业生传承“简单、务实、美”的东软精神,服务社会。
表彰环节:欧阳稚文等8位获得省级“优秀大学毕业生”荣誉称号,刘玉丰等34位同学获得院级“优秀大学毕业生”称号,张应辉院长为获奖学生颁发荣誉证书。
拨穗仪式:校领导为毕业生代表颁发学位证书并拨穗,合影留念。
若证书遗失或损坏,毕业生需提交书面申请、身份证复印件及照片等材料,经核实后出具学历证明书,与原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2007年四川省尚未取消就业报到证,毕业生需通过传统流程办理就业手续。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通过以下措施提升就业率:
招聘会与基层引导:组织专场招聘会,引导毕业生到基层服务,如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
困难群体帮扶:对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等毕业生建立台账,提供求职补贴、专场招聘及个性化辅导。
学信网提供电子注册信息查询,确保学历真实性。毕业生如需证明书,可按流程申请,与原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2007年媒体关注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招生章程、专业设置等,但未针对毕业证管理展开报道。学生讨论集中在毕业典礼的情感表达,如对母校的眷恋、师生情谊等,无校名变更或证书效力的争议。学院通过官方网站发布毕业典礼新闻,未监测到负面舆情,舆情管理平稳。
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2007年毕业证管理严格遵循教育部规范,通过电子注册、防伪措施及毕业典礼等环节确保证书权威性。尽管后续转设为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但政策明确保障学生权益,确保学历认证按原规则执行。
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学院可进一步优化防伪技术,如引入二维码或电子数据库绑定,提升证书安全性,并深化就业服务信息化,适应新时代需求。
Copyright ©2010-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