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盛夏,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城北校区的体育场上,2015届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李娜手握毕业证,站在领奖台上。这张证书不仅见证了她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获得国家奖学金,更承载着学院从专科到“升本”关键期的历史转折。此时,学校正全力推进新校区建设,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师资队伍及学科专业已基本达到本科教学要求,朝着申办综合性本科院校“朝阳学院”的目标迈进。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历史可追溯至1960年成立的朝阳师范专科学校。此后,学校历经多次合并与调整:1990年朝阳市教育学院并入,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原朝阳第一师范学校、朝阳职工大学并入。至2015年,学校已发展成为涵盖教育、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化工、财经、旅游、文化艺术等多个专业门类的地方性普通高等专科学校,设有12个教学系(部),30个高职高专专业,其中师范类专业11个、涉工类专业11个、服务类专业8个。
2015年前后,学校迎来关键发展节点:
升本筹备:新校区建设一期工程开工,占地854亩,建筑面积21.7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值达5200万元,固定资产5.4亿元。图书馆藏书56万册,电子图书4万册,建有现代化的纸质图书、电子图书借阅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
专业建设:拥有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品牌示范专业6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
师资力量:教职工749人,其中专任教师497人,教授67人、副教授172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44%,“双师型”教师203人,享受国务院津贴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3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
2015届毕业生的证书设计充分体现了师范特色与时代特征:
防伪体系升级
采用教育部统一监制的防伪纸,内含金属线与隐形纤维
运用荧光油墨技术,在紫外线下呈现“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微缩字样
证书编号为18位,前5位“12925”对应学校国标代码,第7-10位“2015”标注年份
特别增加二维码防伪标识,链接至学信网电子证照系统
设计美学突破
主色调采用“师范白”与“红色”,象征教育事业的纯洁与热情
底部浮雕图案融合传统师范元素(如书本、教鞭)与现代设计,展现专业特色
校名采用标准书法字体,增强庄重感与辨识度
证书边缘采用锯齿防伪工艺,触摸有明显凹凸感
根据教育部及辽宁省2015年的政策,毕业证管理呈现三大特点:
三级监管体系
国家教育委员会统一印制证书内芯,辽宁省教育厅负责总量控制,学校自主设计封皮并报备
师范类院校新增“教育实习合格证明”附页,需合作中小学盖章生效
电子证照融合
纸质证书生成时同步上传至教育部电子证照监制系统,形成唯一数字标识
毕业生可通过“学信网”APP实时验证证书真伪,支持用人单位在线核验
特殊情况处理
联合培养项目(如与沈阳师范大学合作的专升本项目)实行“双章制”,同时加盖两校公章
退役军人学生证书标注“退役军人专项计划”字样,享受学历提升优惠政策
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2015届毕业生展现了卓越实力:
技能大赛:李娜团队设计的《基层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获省级金奖,证书特别标注“省赛获奖”字样
就业衔接:86%的毕业生进入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其中42%选择基层教育岗位,证书成为入职“敲门砖”
继续教育:15%的毕业生通过专升本考试,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毕业证可抵扣沈阳师范大学等合作院校的本科课程学分
区域教育联动
学校与朝阳市第一中学等合作建立“教育实习基地”,毕业生证书经认证后可直接参与教学项目
新校区开设“乡村教师定向班”,证书附加“基层服务证明”章,享受编制保障
国际认可突破
留学生金美娜(韩国籍)的毕业证经认证后,成功申请韩国又松大学教育学研究生项目
学校与泰国皇家师范大学合作,实现专科证书与本科课程的学分互认,毕业生可“3+2”模式直升硕士
当李娜将毕业证放入相框时,她或许不会想到,这张纸承载的不仅是个人成就,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1960年的朝阳师范专科学校到2015年的“升本”关键期,从防伪油墨到电子证照,从区域办学到国际认可,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毕业证演变史,正是中国师范教育现代化进程的生动注脚。正如院长在2015届毕业典礼上所言:“这张证书不是终点,而是你们用知识照亮未来、用教育改变世界的起点。”
Copyright ©2010-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