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阜新高等专科学校迎来了又一届毕业生的离别季。这一年,2598名高职毕业生(含15名结业生)和88名中职毕业生完成了学业,带着毕业证踏上人生新征程。这张毕业证不仅是学业完成的证明,更是青春奋斗的印记。本文将深度解析2022年阜新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证的设计、发放流程、政策支持及毕业生故事,还原这段与毕业证相关的珍贵记忆。
2022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076万,创历史新高。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下,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稳定就业,包括扩大国有企业招聘规模、鼓励基层就业、支持灵活就业等。辽宁省积极响应,出台《辽宁省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若干政策措施》,核心举措包括:
一次性扩岗补助: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失业保险的,按每人1500元标准发放补助。
社会保险补贴:对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的中小微企业,按其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最长6个月补贴。
创业支持:高校毕业生首次在辽创业可申请最高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并享受3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
求职创业补贴:对低保家庭、残疾等困难毕业生,给予1200元一次性补贴。
校企对接:学校与阜新市就业服务中心合作,通过“阜新就业”微信公众号发布招聘活动,为毕业生提供本地岗位。
专场招聘会:举办“阜新市海州区就业促进双选会暨2022毕业季百城千企高校行活动”,吸引毕业生留阜就业。
重点群体帮扶:对脱贫家庭、低收入家庭毕业生实施“一对一”就业帮扶,确保其毕业去向落实率高于平均水平。
创业孵化:与阜新市妇联联合举办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支持创业项目落地。
就业率:2022届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达98%,主要去向为企业(占85%),升学率为5%。
就业领域:毕业生广泛进入装备制造、文化旅游、教育、新能源等行业,部分毕业生进入中粮集团、华为等企业工作。
2022年阜新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证采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通用模板,核心要素包括:
学校全称:阜新高等专科学校,印有学校公章及校长吕东春签章;
学生信息: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专业名称、学历层次(专科)、入学与毕业时间;
证书编号:唯一编码,可通过学信网验证;
防伪标识:水印纸、荧光油墨、微缩文字、电子钢印。
纸张防伪:采用特种水印纸,透光可见校徽图案,纸张内含金属安全线;
油墨防伪:使用无色荧光油墨,紫外灯下显示“阜新高等专科学校”字样;
钢印防伪:学校公章与校长签章采用激光雕刻,立体感强;
微缩文字:证书边缘印有“FXGZ”微缩字母,需用放大镜辨识;
二维码验证:证书右下角嵌入二维码,扫码可链接至学信网验证真伪。
发放时间:2022年7月18日-22日、8月8日-11日,每日8:45-11:30、14:30-16:15;
发放地点:招生就业办公室(一号教学楼307室)。
本人领取:需携带身份证原件,复印件无效;
材料补齐:
提交两寸黑白免冠照片(背后注明班级姓名);
填写《毕业生登记表》并盖章;
到教务处核对欠费情况(如有)。
疫情防控:2022年虽无严格管控,但学校要求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代领流程:委托他人代领需提供委托书、双方身份证复印件及原件;
往届生补领:2025年7月4日起可每周工作日领取,需提前联系教务科。
根据辽宁省教育厅规定,毕业证丢失后无法补办原件,但可申请开具《毕业证明书》,法律效力等同。流程如下:
登报声明:在市级及以上报刊(如《阜新日报》)刊登遗失声明;
准备材料: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登报声明、2寸蓝底照片及电子版;
学校审核:提交至教务处学籍科,审核通过后报省教育厅审批;
领取证明书:约半个月后领取,需加盖学校公章并同步至学信网。
学籍档案丢失:联系学校档案管理处复印高考录取名册、成绩表等材料,并加盖公章;
补办流程:与毕业证类似,需提交至人才市场或省教育厅审核;
调档函:如需将档案转移至工作单位,需提供调档函。
栾林泽:2022届导游专业毕业生,现就职于北京圣同润幸福科技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在校期间担任班长、学生会体育部成员,获辽宁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服务赛项一等奖、辽宁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疫情期间主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展现责任担当。
陈予笛:2022届文化旅游系毕业生,获国家励志奖学金、辽宁省优秀毕业生称号。担任团支书期间,带领班级获“红旗团支部”,个人获“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荣誉,毕业后继续深造。
某机电专业毕业生:创办智能制造工作室,专注于工业机器人编程与调试,服务阜新本地装备制造企业,年销售额突破百万元。
某计算机应用技术毕业生:开发本地生活服务APP,整合餐饮、家政资源,用户量达5万,获阜新市青年创业大赛一等奖。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2022年毕业证,既是2598名学子学业完成的“句号”,更是他们迈向社会的“逗号”。从政策支持到防伪设计,从发放流程到补办政策,学校以严谨与温情确保每张毕业证的真实性与仪式感。而毕业生在各自领域取得的成就,更让这张证书成为“厚德博学、自强不息”校训的生动诠释。
如今,当2022届毕业生回首往事,那张毕业证书不仅是青春的纪念,更是母校“笃行致远、服务社会”精神的传承。它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结束,也预示着更多梦想的开始。
Copyright ©2010-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 |